琦君的文章中母親的形象一直是顯明的:慈悲、包容……,傳統的良家婦女。

  琦君的文章向來是溫潤的,像塊玉有色澤供你欣賞、輕握在手感到溫暖,卻又絕不至於灼傷。也因此讀她的文章重點不在文字,而在其間的感情,讀她的溫柔敦厚、清新可愛,或許也就是這樣的一清如水,使得她的文字容易被輕視忽略,《橘子紅了》若不是白先勇一篇序(在我心目中他是另外一種悲天憫人派作家),多少人看過即丟?相信琦君為文多年,自當曉得自己的特點,然而她卻也未因從俗之故而去搬奇弄巧,而是堅持自己清潤的一江溪水,多少年來這默默的一江溪水,溫暖了多少人的心臆?撼動、爆炸性的文字有其絢目的威力,但是溫柔敦厚也有其水一般的力量,歷久彌存,在最無助的時候特別感動人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