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01.JPG
8002.JPG
  
  有人推薦我看卜洛克要從《八百萬種死法》開始,毫無概念的我從令如流,看完後有種『果然如此』的感覺,故事豐厚扎實,敘事風格是那種我懷念的老調(喂),我好久沒看這種老作家的作品了,看的時候有點感傷,意識到從我開始看小說以來已經有段時間了,甚至能感受時代文風的遞嬗。(請不要提醒我我也開始ㄌㄠˇ了這件事。)
  
  1938年出生的卜洛克(應該是巨蟹座)是美國當代偵探小說的大師,作品主要分5個系列,《八百萬種死法》以馬修.史卡德為主角,馬修是從警察退下來的私家偵探,所以辦案時能走走警方的門道,挺方便的。
  
  馬修.史卡德,值勤時其流彈誤殺了一個小女孩,從此開始依賴酒精,警察做不成了,家庭亦宣告破碎。事實上,《八百萬種死法》剛開始時,他就只是一個酒精中毒後,不得不開始戒酒的酒鬼而已。因為朋友的介紹,有枚應召妓女找到馬修,委託馬修一件任務,馬修本來不想接,轉念想想,缺錢啊,聊勝於無地接下來,任務前半段他做得挺不錯,收尾時委託人卻死了。被劃了66刀,可以說是割成一片片,被割成一片片的應召女郎上了新聞頭條,然而停留版面的時間並不長。畢竟這是紐約,這裡至少有800萬種死法,屍體被劃成刀削麵,不過是其中一種而已。
  
  其實我看書的時候一直覺得很可怕,不僅僅是馬修面對的命案可怕,而是卜洛克把整個紐約都寫得很可怕,紐約警察(至少那時的紐約警察)跟我在CSI:NY看到的紐約警察大不相同,小說中的紐約當然也跟都會小說中紐約的形象大相逕庭,讓我對紐約的夢想完全破滅,什麼浪漫美麗的愛情故事,什麼money、money的華爾街,紐約市民在卜洛克筆下,突然變成一隻隻兔子而已。  
  
  除了兇殺劇情之外,作者亦著力描寫馬修戒酒的過程,對一般人來說,有喝酒的日子跟沒喝酒的日子,差別好像不大,反正不過就是幾杯酒而已,起不了什麼作用,可是對酒精依賴者而言,有喝酒的日子跟沒喝酒的日子天差地遠,有如雲壤之別,馬修的酒癮反覆發作,他最後到底能不能撐過去,也成為讀者注意的焦點。正確來說,作者對每個角色的刻劃都力求清晰,不同的交際花,有不同的個性,不同的混混,也有不同的謀生方式;其實全書我覺得最無辜的就是Chance了,好端端的營生方式忽然就垮了(菸)。
  
  《八百萬種死法》不是那種我會說『好看好看超級好看非看不可』的書,但是我在閱讀過程中,一次都不想把書放下來。真是個精采的好故事。
  
  
  ps:雖然在CSI:NY中,紐約也很可怕,我記得某一集,屍體發現者是個女孩,她說聽到碰碰聲,所以前往一探究竟,大麥克立刻說她一定不是紐約人,當時我還忍不住笑了一聲。可是在CSI中,警方都可以很威地破案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